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闲邪赋 其一 东汉末 · 王粲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
何英媛之丽女,貌洵美而艳逸。
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
发唐棣之春华,当盛年而处室。
恨年岁之方暮,哀独立而无依。
情纷拿以交横,意惨凄而增悲。
何性命之奇薄,爱两绝而俱违。
排空房而就衽,将取梦以通灵。
目炯炯而不寐,心忉怛而惕惊(《艺文类聚》十八)
泰和胡氏族谱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四、《须溪集》卷六
先生小史以奠系世,其归在厚人伦。
后世反崇华胄,自损其实,而他冒其名,虽华非其所当,于其人奚益?
假如言刘者宗汉,不知娄敬之刘得为汉乎?
言李者宗唐,不知徐绩李得为唐乎?
胡之受姓以来,贵且华者莫踰汉太傅广,谱胡者孰不诧广为冠冕。
泰和叔俊独知广黄姓,而溯其自出之派,则本于河东,以及于金陵
叔俊固知辨名实者。
其交予名文可者,叔俊族子也。
其人狷狭多奇,尤喜赋新句,观其志要有所树立,不欲苟附借于人。
予尝问其世,文可告以叔俊自叙如此,予因诘之曰:「自宋以来,贵且华者又莫踰忠简公
尔不祖太傅,然则忠简公后乎」?
曰:「吾非其后,固其族也已。
五季时,有讳赟者字文美官金陵,子三人辟地来吉:伯公霸居庐陵仲公真、季公阳皆居泰和
公真之后有曰衍,擢进士,为朝奉大夫
公阳之后有曰笺,为南城县
叔俊出衍后,而吾出笺派」。
诗礼簪绂,炳如也,印以杨文节公所为《福荣堂记》,井然不可诬妄,虽不忠简其族,固不辱有胡,岂可概言陇西而混称琅琊者哉?
予闻其言,而益壮泰和胡之世有其人也。
又复之曰:刚简登第,人问忠简,言非其祖,卒能以直声振当世,为庐陵异日忠简
况胡本舜之远胄也,希舜之人即舜之徒,抠衣于邹鲁门墙者,奚必以刚简、忠简为泰山哉?
后二年,文可续叔俊《垂丝图》为《流庆图》成,偕叔俊景纯过予,求弁一语,遂书前言以加诸首。
吕判官从哥舒大夫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一作有寺字)七级浮图754年 盛唐 · 高适
 押寘韵 创作地点: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
引用典故:阳春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飘飘(一作飖)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一作常)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清冥信难致。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寿山孟少府移文书727年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
淮南寿山谨使东峰金衣双鹤。
衔飞云锦书于维扬孟公足下曰。
仆包大块之气。
生洪荒之间。
连翼轸之分野。
控荆衡之远势。
盘薄万古。
邈然星河。
凭天霓以结峰。
倚斗极而横嶂。
颇能攒吸霞雨。
隐居灵仙。
产隋侯之明珠。
蓄卞氏之光宝。
罄宇宙之美。
殚造化之奇。
方与昆崙抗行。
阆风接境。
何人间巫庐台霍之足陈耶。
昨于山人李白处。
见吾子移
责仆以多奇。
叱仆以特秀。
而盛谈三山五岳之美。
谓仆小山无名无德而称焉。
观乎斯言。
何太谬之甚也。
吾子岂不闻乎。
无名为天地之始。
有名为万物之母。
假令登封禋祀。
曷足以大道讥耶。
然皆损人费物。
庖杀致祭
暴殄草木。
镌刻金石。
使载图典。
亦未足为贵乎。
且达人庄生
常有馀论。
以为斥鴳不羡于鹏鸟。
秋毫可并于太山
由斯而谈。
何小大之殊也。
又怪于诸山藏国宝。
隐国贤。
使吾君榜道烧山。
披访不获。
通谈也。
夫皇王登极。
瑞物昭至。
蒲萄翡翠以纳贡。
河图洛书以应符。
设天纲而掩贤。
穷月竁以率职。
天不秘宝。
地不藏珍
风威百蛮。
养万物。
王道无外。
何英贤珍玉而能伏匿于岩穴耶。
所谓榜道烧山。
此则王者之德未广矣。
昔太公大贤。
傅说明德。
栖渭川之水。
藏虞虢之岩。
卒能形诸兆朕。
感乎梦想。
此则天道闇合。
岂劳乎搜访哉。
果投竿诣麾。
舍筑作相。
佐周文。
武丁
总而论之。
山亦何罪。
乃知岩穴为养贤之域。
林泉非秘宝之区。
则仆之诸山。
亦何负于国家矣。
近者逸人李白
峨眉而来。
尔其天为容。
道为貌。
不屈巳。
不干人。
巢由以来。
一人而已。
乃虬蟠龟息。
遁乎此山。
仆尝弄之以绿绮。
卧之以碧云。
漱之以琼液。
饵之以金砂
既而童颜益
真气愈茂。
将欲倚剑天外。
挂弓扶桑。
浮四海。
横八荒。
出宇宙之寥廓。
登云天之渺茫。
俄而李公仰天长吁。
谓其友人曰。
吾未可去也。
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一身。
安能餐君紫霞。
荫君青松
乘君鸾鹤。
驾君虬龙。
一朝飞腾。
为方丈蓬莱之人耳。
此则未可也。
乃相与卷其丹书。
匣其瑶琴。
申管晏之谈。
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
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留侯
浮五湖。
戏沧洲。
不足为难矣。
即仆林下之所容。
岂不大哉。
必能资其聪明。
辅其正气。
借之以物色。
发之以文章。
虽烟花中贫。
没齿无恨。
其有山精木魅。
雄虺猛兽。
以驱之四荒。
磔裂原野。
使影迹绝灭。
不干户庭。
亦遣清风扫门。
明月侍坐。
此乃养贤之心。
实亦勤矣。
孟子孟子
无见深责耶。
明年青春。
求我于此岩也。
追树十八代祖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唐 · 王颜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五
始祖无名。道之出也。
曾孙有国。周之宗也。
夫国有开必先。粤若后稷播种。
蒸人乃粒。周之先也。
积仁成德。积德成圣。
以至文王周公。与天地合德。
乃继为家圣焉。周礼周易。
与日月俱悬。允著为家法焉。
开国德泽之源流。为国制度之本末。
俾百世不易。万方日用。
岂止三十代中八百年内而已。厥后子孙。
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
其父泄。未立而卒。
平王崩。当嗣。
为叔父桓王林废而自立。用大夫
庄王不明。遂奔晋。
晋用为并州。自至龟八代。
代牧并州。龟生乔。
至文钊十六代。通前八代。
袭封晋阳侯。文钊生叔俊
叔俊伯明伯明生乇。
河东太守征西大将军。乇生卓。
卓字世盛。历魏晋河东太守
司空封猗氏侯
夫人河东裴氏。父仲贤。
雍州。卓翁年七十九。
薨于河东。时属刘聪石勒太原晋阳
不遂归葬。葬河东猗氏县焉。
隋并猗氏桑泉县。今司空冢墓在县东南解古城西二里。
至今子孙族焉。自古太原乡也。
亦犹润州上元县有琅琊乡。后魏定氏族。
佥以太原王为天下首姓。故古今时谚有鼎盖之名。
盖谓盖海内甲族著姓也。我卓翁葬河东
孙成族。閒生将相
太原之望。独不鼎盖河东著姓乎。
况本支奕叶。金辉玉映。
洪源长派。碧注清涟。
袭官婚者。戚属兼之。
澄而为止水。绝资荫者。
徭税不暇。漫而为众流。
军府而耳顺方免。负终身之耻。
戍积石而万里交镇。有次死之苦。
更接二京之庭。驱出九流之外。
盖魏地狭隘。迫而使之然也。
开元中左丞相张公说越认范阳封燕国公
大历初左相缙叔越认琅琊齐国公
河东王承太原望久矣。一旦为缙叔齐公没之。
而望平沈也。如燕齐两公。
皆名世大贤。社稷重器。
尚尔为也。况中智以下薄俗者乎。
又见近代太原房谱。称显姓之祖。
始自周灵王太子晋。琅琊房谱亦云太子晋后。
晋平公周太子生而异。使师旷朝周见太子
太子年方十五。太子
太子曰。吾后三年上宾于帝。
果十八而仙。得不谓元精下降。
全真上宾。则知年未十五。
已是神仙矣。岂于三年之中。
而始同凡有嗣息耶。是各为修谱者务神奇祖先。
竞称太子晋后。不其妄欤。
凡称太原王者。无非周平王孙赤之后。
前已详之明矣。桑泉房奉朝请善翁。
善之子𣅧子翁。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将军河北道大总管
见隋书。墓今有碑。
僧昙延有奇表。身长八尺。
见高僧传。蒲州桑泉人也。
或有延公赞曰。德与天全。
身居佛半。桑泉房幽州都督元圭翁。
广州都督方平翁。皆盛德光时。
左补阙智明伯。户部员外郎岳灵叔。
猗氏房右丞维叔。左相缙叔。
俱伟文耀世。或有上缙叔诗曰。
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
人谓戏言。时称定论
虞卿安西北庭节度正见叔。武德冠时。
如入仕朝廷。百舍或一。
出宧州邑。十室二三。
文武举选。仅不比屋。
有以见我卓翁积德积仁。垂不已之
流于无穷也。然因官婚。
乡族。迷失宗望。
亦往往而在。司徒昶翁诫宗人曰。
若结婚姻。如暴贵无识。
猥富不仁。慎勿为也。
又诫曰。勿三代不仕不学。
不看客失婚无谱。不葬无坟墓。
修仁。若是恶事。
三代皆沦小人也。戒之慎之。
孱孙颜。由进士官历台省
洛阳。移典杭州
大理少卿。拜御史中丞
虢州刺史。尝叹大道久隐。
浇漓时极。今于正经揭道字为志。
于子史揭道字为翼。五十卷行于代。
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闻于朝。卓翁冢墓古有碑庙。
直下宗子。四县离居。
每年用正月七日一合来祭。干戈动来。
废至今日。时方开泰。
冀得复行。呜呼。
魏之风俗。俭不中礼。
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颜实永痛。力建丰碑。
有四义焉。一归流遁者之心。
二正迷宗者之望。三伏旌垂庆之德。
四永铭储祉之仁。铭曰。
太原一宗。晋代三公
薨时世故。葬此河东
孙谋克著。祖所钟。
显魂凛凛。遗冢崇崇(谨案蒲州府志以此碑非唐人所作云文中谓周平王孙赤其父泄未立而卒平王当嗣为叔父桓王林废之而自立及庄王不明遂奔晋求之传记事皆无有且晋于是时献公未强并州太原尚在狄地况州牧之官始自汉世安得晋于此时即用以为牧而先立此号又谓自至龟八代代牧并州自龟至文钊十六代通前八代代袭封晋阳侯语尤无稽且太原乡牒其状乃颜所上状称冀州刺史碑乃河东太守状称卓在晋为司空河东太守碑乃魏晋河东太守司空安有一人自述其先世而牴牾不合若此又谓开元中左相张说越认范阳燕国公大历初左相缙叔越认琅琊齐国公与缙自以功名官位得封初未闻越认之事且公侯之爵亦非因越认门望可邀得者其辨甚详今登载原文仍录辨语存證)